隨著“寬帶中國”目標的逐步落地,我國寬帶網絡能力持續增強,工信部曾提出,2015年目標新增FTTH覆蓋家庭8000萬戶。這個數字遠超廣電領域的“雙向網改”用戶總和,廣電和電信的差距逐年拉大。在談到廣電行業當前和未來發展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院長鄒峰指出:“廣電最大的沖擊來自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為應對這一沖擊,廣電網絡要進行改造和升級。”
建設Wi-Fi成廣電運營商新方向
目前,Wi-Fi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應用也支持Wi-Fi連接。調查機構數據顯示,到2018年,移動網絡用戶人數將超過40億,用戶對Wi-Fi性能也會有新的要求。Wi-Fi上網終端出貨量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Wi-Fi產業發展超乎想象。早在2012年,支持Wi-Fi功能的移動上網終端出貨量超過15億部,通過Wi-Fi設備上網的流量也超過了有線網絡。
用戶上網方式正逐漸由固定網絡向移動網絡轉變,電信領域的有線、無線網絡整合工作正如火如荼。鄒峰坦言:“在廣電網絡原有組網模式下,有線、無線和衛星網絡是相對獨立的。3個網絡都沒有覆蓋的地方會形成覆蓋盲區,而在重復覆蓋的地方又會造成資源浪費。廣電運營商要向電信運營商學習,在進行網絡雙向化改造的同時,要通過資源整合,實現有線、無線和衛星的協同覆蓋,實現傳輸資源使用率最大化。”
其實,無線技術給有線電視運營商提供了很多新機會和新業務模式,美國很多有線網絡公司早已開啟了Wi-Fi的戰略布局。CableLabs首席運營官Chris Lammers透露:“美國制定了CableWi-Fi的計劃,有線運營商可提供Wi-Fi網絡共享。在社區內,用戶可以通過Wi-Fi熱點共享服務,Wi-Fi在美國已經是比較流行的技術,這種技術完全可以應用到國際領域。”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則表示:“運營級Wi-Fi正逐步進入實際運營階段,有線電視網絡也應實施從有線網絡轉向無線網絡的策略,而建設Wi-Fi正是廣電運營商十分重要的努力方向。”
Wi-Fi與智慧家庭珠聯璧合
Wi-Fi為有線電視運營商提供了新的商業模式。“有線電視運營商可以通過Wi-Fi提供新的內容發送機制,支撐智慧家居應用,通過移動網絡與用戶接觸;同時,在熱點環境下也可以接觸到一些非訂閱用戶,通過Wi-Fi的使用,可讓非訂閱用戶對有線電視服務產生興趣,進而吸引其進行購買。”Wi-Fi聯盟高級技術市場經理胡秋敏指出。
智慧家庭為有線電視運營商提供了獨特的基礎。從智能家居的發展中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家庭設備正將Wi-Fi功能作為設備基本功能之一,通過Wi-Fi開拓智慧家庭市場十分自然。上十億、百億的設備將具備Wi-Fi的互操作能力,Wi-Fi連接也將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強大,Wi-Fi將成為智能家居、物聯網的重要支撐。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張偉表示:“廣電本身具有內容制作優勢,在進行內容覆蓋和擴大影響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依靠Wi-Fi廣泛覆蓋的方式把電視業務普及下去,在公共密集人群區域進行Wi-Fi覆蓋,提供免費的電視服務,把廣電內容推到手機、平板電腦上,有望把原來流失的用戶搶回來。”可見,Wi-Fi成為廣電運營商搶回用戶的必然選擇。
局域Wi-Fi將成重點建設方式
廣電運營商進行Wi-Fi建設時需求非常明確,即提供新入口,發展新用戶。“廣電運營商在進行Wi-Fi建設時應重點覆蓋、智能覆蓋,注重投入產出,而不是像電信運營商一樣廣撒網建設;其次,建設時要應用新理念、新技術,注重用戶體驗。”張偉認為。廣電運營商Wi-Fi建設初期可能只會針對車站、廣場等人口相對密集的地方。
目前,很多省網已經建立內容資源優勢,并對其用戶進行了劃分。“這種情況下,廣電網建設更需注重業務整合、注重聯合運營,把內容整合優勢應用到Wi-Fi運營中去,構建‘一帳通’、業務整合的概念。”張偉認為。對公共密集人群區域進行Wi-Fi覆蓋,提供電視媒體內容服務,可以結合各省廣電各自內容優勢,把各省的內容匯聚融合,提供多種內容服務,將有助廣電搶回流失用戶。
Wi-Fi建設方案經過多年發展已非常成熟,APAC建設方案已經成為電信運營商主要建設方式。在建設部署思路上,廣電運營商思路和電信運營商目前的思路有很大的區別,“對于廣電而言,采用APAC的建設方案并不可取,因為AC的建設成本非常高。另外,隨著近幾年云平臺架構技術的完善,可以實現對全部的AP進行統管,而不再需要AC設備。”張偉指出。
良好的方案需要良好的運營模式。“廣電運營商建設Wi-Fi覆蓋,不應和電信運營商一樣,建成Wi-Fi后全部自己運營,可提供內容資源和小區等地方進行合作運營Wi-Fi,從而盈利。”張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