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4-12 點擊: 關鍵詞:傳統服務外包模式難以為繼
美國私募股權公司黑石集團正試圖以1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中國IT外包公司文思海輝。黑石已聘請摩根士丹利來負責出售流程。在買家表達初步意愿后,摩根士丹利已向潛在買家提供了初步信息。這一出售流程目前仍處于初期階段,距離最終交易的達成可能需要幾個月時間。目前,尚無更多消息披露出來。
文思海輝由文思信息與海輝軟件兩家國內領軍軟件外包企業于2012年8月11日對等合并組成,原海輝股票保留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文思海輝擁有2.4萬員工,在金融服務、高科技、電信、旅游交通、能源、生命科學、制造、零售與分銷等領域提供商業/IT咨詢、解決方案以及外包服務,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服務外包提供商,連續3年蟬聯鼎韜/中國外包網TOP50(中國服務外包最佳實踐五十強)榜首。
2014年3月,黑石牽頭以超過6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文思海輝的私有化交易。在投資文思海輝之后,黑石獲得了該公司的控制權。彼時,業內對文思海輝的私有化更多解讀為一種戰略性的調整,通過強有力的資本運作和推動尋求轉型并重新包裝上市,無論對黑石還是文思海輝而言都是上上之選。然而,經過兩年時間,文思海輝的增長似乎并未達到黑石預期,重新上市困難重重。2015年前三季度,文思海輝的營業收入為2580萬元,運營利潤率下降至不到3%,低于2014年同期的8.7%。穆迪指出,文思海輝利潤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國工資的上漲,以及歐洲經濟表現疲軟,并將文思海輝的企業信用評級從Ba3下調至B1。這與中國整體經濟環境與服務外包行業大勢息息相關,但從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文思海輝在企業戰略調整和實際經營方面的問題。
根據文思海輝近兩年發布的一系列消息,我們也可以看到其在深耕垂直行業方面的努力。2015年7月21日,文思海輝在IDC發布的《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2015-2019預測與分析》報告中,名列銀行業IT解決方案綜合排名第二位,并且成為唯二進入“FinTech100”榜單的中國金融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也是排名最高的中國公司。11月25日,文思海輝獲得“2015優秀大數據應用開發商”獎項。2016年1月13日,文思海輝收購紐約專業數字化服務機構Blue Fountain Media,推動數字化轉型。通過強化垂直行業能力,實現分拆上市可視為黑石的中策之選,但是顯然也并不成功。
黑石最終選擇的是尋找接盤。消息人士表示,潛在買家對文思海輝的出價可能為8億至10億美元,而這些潛在買家中有些來自金融行業,有些來自相關產業。一些潛在買家可能希望文思海輝在國內上市,或是將文思海輝與國內上市公司合并。無論如何,考慮到相應的財務成本、風險成本、機會成本等,意味著黑石在這次中國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中幾乎未獲利,可謂平價退出,黯然離場。
老沙認為,黑石此次出售文思海輝對于同時期中概股私有化浪潮下的其他企業包括軟通動力、柯萊特、尚華醫藥、亞信聯創、以及360等都具有一定昭示意義。作為第一個私有化后重啟資本運作的企業,文思海輝被黑石出售也預示著其他企業的重新上市之路也必將困難重重。同時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進一步預示著傳統的服務外包以人力和成本為核心的業務模式已經走向末路。新興技術革命后,產品導向式及服務導向式的兩種路徑今天來看已經殊途同歸,也就是無論是軟件產業還是服務外包產業,都統一歸結到以新技術和平臺為核心的服務及業務模式,不再賣人頭,而是針對客戶的核心需求,以云、智能和移動的模式和平臺去提供服務,解決問題的價值導向模式。
最后,老沙仍然認為,就目前情況來看分拆重組和出售是黑石與文思海輝的最佳出路。將金融服務、大數據和數字服務等發展較好且潛力巨大的業務獨立出來,進行分拆上市,同時將傳統或者說二線業務直接賣掉,其整體收益或將大于整體出售,同時對于文思海輝這艘超級戰艦來說,摒棄規模式發展,尋求獨立運營、利潤導向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云爍服務,您身邊的IT服務標準化專家!了解更多請咨詢在線客服,或致電400-0806-056.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