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1-07 點擊: 關鍵詞:企業如何選擇視頻會議系統,視頻會議分幾種
企業如何選擇視頻會議系統?企業視頻會議系統分為幾種?視頻會議主要來說分硬件和軟件兩種,簡單說區別就是,硬件有設備,軟件主要利用現有設備;硬件可靠性高,軟件視頻會議系統可靠性低;硬件視頻會議系統貴軟件便宜...
企業如何選擇視頻會議系統:關鍵看是什么企業,有什么需求,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開會多是點對點還是多點,會議是嚴肅的廣播式還是交流為主的交互式,是否有高可用性要求,能不能忍受可能中斷的情況。
簡單說:如果你是大企業,開會目的主要是傳達精神,領會意圖,比較正式的會,而且也不差那點錢,建議選擇硬件。可靠性高,避免在領導講話時出現掉針等情況,影響領導發揮。現在編碼技術已經很強大了,硬件系統極限可以支持2M跑1080p,可用性是很高的。這種需求下,如果是單點,買個終端就OK了,如果是多點,還要考慮MCU的問題。比較復雜就不贅述了。
如果是小企業,會議也就是交流的目的,就考慮軟件系統吧,廠商出的軟系統都可以用MCU呼入,所以不用擔心兼容擴容而且也比較好用,操作簡單。
視頻會議是個復雜的東西,高端的視頻會議會場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裝修風格,燈光亮度、色溫,會場音響,鏡頭安裝、布線,會議時鏡頭的控制、切換,都是有講究的。個人覺得,如果純交流的目的,電話會議已經完全能滿足需求了。
一、先說分類,基本上就是分硬件和軟件兩種。從目前的市場上看,視頻會議系統的分類主要包含:
純硬件視頻會議系統
純軟件視頻會議系統
軟硬件融合的視頻會議系統
按資費方式分類,視頻會議系統的分類可以分為:
按分鐘計費視頻會議系統
包年視頻會議系統
1、硬件的
終端方面主要是指所有的會議終端都是嵌入式的架構,專機專用,非XP或者XPE的系統改造。音視頻的編解碼都是在專用芯片上完成。終端含硬件采集編碼卡。攝像頭基本都是配套使用。優點是穩定,畫面清晰,但是局限性比較大,只能在會議室級別。不太適合于個人。
MCU方面,全編全解,也就是說將所有終端上傳的視頻畫面解碼,然后再根據不同的布局方式重新編碼成一路畫面分發下去。對硬件性能高。
終端的上下行帶寬基本是對等的,目前型號基本都可以達到1080P,占用帶寬2M左右。
MCU的上下行帶寬基本也是對等,接收多少路終端上傳的畫面,再合屏后下發多少路畫面。
2、軟件的
終端/客戶端方面基本都是依托于windows系統、android、ios的應用軟件,視頻采集依托USB攝像頭、PCI接口的視頻采集卡+外接攝像頭。穩定性肯定低于硬件終端的。優點是靈活,可以在任何地方只要能聯網就可以。
MCU(軟件的一般叫server),不對視頻畫面進行編解碼,只進行轉發,比如10人參會廣播3路畫面,那么只上傳3路畫面,然后將這3路流給10個人每人分發3路。因此基本對服務器硬件性能要求不高。
軟件客戶端/server的帶寬波動很大,取決于廣播了多少畫面,基本上是乘積的方式,單路畫面流量*廣播的路數*參會人數。
二、根據現實中的使用場景劃分:
小型公司或創業團隊
特點:運作靈活,講求工作效率,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毛爺爺要用在刀刃上!
推薦:此種場景建議使用 軟件會議或云會議靈活、方便、成本低!手機、平板、電腦下載一個軟件,輸入一個會議 ID就可以直接開會了!隨著硬件設備性能的提升和軟件編解碼技術的發展,軟件會議在音視頻交互、桌面共享等功能已經做的很 OK 了,而且外觀很優雅,有種高大尚的既視感!
專業會議室
推薦1:云會議高清可遙控攝像頭 + 全向麥克風(可以收錄整個房間的聲音)
注意:有些公司可能沒有經驗,選擇的會議室四周都是光滑的墻壁或者是平面玻璃,這就造成即使配置了牛X 的麥克風音箱設備,發現音質特別差,這是因為會議室自身的原因,比如四面光滑的墻壁或平面玻璃對聲音反射沒有辦法很好的吸收!這就需要會議室改造了!
推薦2:當然也可以使用傳統的會議終端,傳統視頻會議的優缺點都很明顯!
優點:視頻會議效果好,比較穩定(有些大公司或政企不差錢,搞個幾十萬、幾百萬、上千萬拉專線購買昂貴的視頻會議終端)!這沒辦法,視頻會議效果肯定好,畢竟大家使用的普通網絡環境沒法跟專線比啊!不過隨著手機、電腦贏家設備的提升,4G、wifi 的越來越普及,云會議的效果也是剛剛的,差距越來越小!
缺點:價格昂貴、項目周期長、工程實施費勁等,畢竟跟用手機、電腦下載個軟件的方便程度差了一個銀河系啊!
企業在選擇上,一般高大上的企業、政府、能源、電力、金融保險等行業的高層(一級單位+二級單位),都是硬件的,以polycom居多,畢竟這是行業領導的品牌。(其他如cisco、華為、中興、科達、騰博、sony,都有相應的份額。還是跟資金預算,有很大關系。不過今年對于互聯網安全比較重視,國內的品牌應該會提高市場份額。尤其是和政府相關的企業、單位。)
上述這些企業的二級以下單位,如果數量不是特別多,也可能用硬件終端擴容。如果數量多,分布廣,可能用軟件擴容。軟件擴容也分2種,一種是硬件廠商的軟件,另一種是第三方軟件廠家的軟件,通過323協議或者背靠背方式擴展。
普通企業和分布范圍廣、數量多的,一般會用軟件。軟件畢竟整體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無論是購買和租用,都相對具有性價比。尤其是近兩年租用運營的方式,所謂云視頻會議,市場發展比較好。品牌嘛,太多了,說幾家常見的吧,威速、華平(也有假硬件、XPE系統+UI)、網動(也有假硬件、XPE系統+UI)、視高、盛維、視維、好視通、好會議、紅杉樹、全時、ppmeet、網真(非polycom的,只是同名)、星瀾迅流、各種OEM這些家的雜牌代理商N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