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頂部

行業動態

高鐵公網無線覆蓋基本原則及解決方案,以成昆鐵路為例

日期:2019-10-14 點擊:     關鍵詞:無線,無線網絡,高鐵

2019-10-14

高鐵這些年建設尤為迅速,比如小編的老家,就有高鐵修過去了,以后回家時間大大縮短。不過,高鐵建設不只是軌道的硬件設施的敷設,很多“軟實力”也要跟上。比如無線網絡就是現代化高鐵需要附帶的“軟設施”。那么高鐵的無線網絡建設如何做呢?有哪些技術指標呢?下面就從成昆鐵路的例子來具體講講。

高鐵公網覆蓋建設隸屬于通信建設領域的室分范疇,屬于高鐵/隧道室分建設體系,是一個多專業的綜合項目,包括無線分布系統建設、電力系統建設、傳輸系統建設、信源系統建設等,對于高鐵公網覆蓋建設而言準確的說包含四個專業,分別是漏纜建設、電力建設、傳輸建設、無線設備建設,以及場坪站點的建設;本次定標同樣是對場坪部分及隧道部分及洞室相關的建設環節進行一個標準化確定。


(高鐵無線監控)

無線建設方案基本原則

成昆鐵路永廣段公網覆蓋工程全線總計123.197km,隧道總計89.412km,隧道占比72.58%。本工程涉及引入的運營商系統包含:中國移動GSM1800、中國移動TD-LTE、中國電信 800M、中國電信1800M、聯通WCDMA2100和LTE2100(共用一套設備)。

1、隧道內覆蓋

(1)站點間距

隧道內采用射頻拉遠單元加泄漏電纜進行覆蓋,隧道出口延伸覆蓋采用射頻拉遠單元+天線或漏纜末端+天線的覆蓋方式進行覆蓋。隧道內具體原則如下:

成昆鐵路永廣段公網覆蓋工程移動GSM:設備間隔0.6km;LTE:設備間隔0.6km。

成昆鐵路永廣段公網覆蓋工程電信CDMA2000:設備間隔0.6km;LTE:設備間隔0.6km。

成昆鐵路永廣段公網覆蓋工程聯通WCDMA:設備間隔0.6km;LTE:設備間隔0.6km。

(2)泄漏同軸電纜

目前國內類似項目,漏纜建設有一條漏纜、兩條漏纜(雙通道MIMO)、兩條漏纜(分擔系統)等方案。

根據相關計算和分析及其他項目通常采用的方案,本項目推薦采用兩條漏纜系統分擔方案。每條漏纜承載4個系統,可有效控制系統間干擾,提高通信質量。

①隧道內采用2條漏纜方式進行覆蓋,滿足2G、3G、4G的系統要求。漏纜采用13/8”、低煙無鹵阻燃型寬頻電纜規格,工作頻段為800~2600MHz。

②漏纜掛高分別為2.0m和2.5m(距軌面)。

③吊夾間距為1米。每9個普通吊夾安裝1個防火吊夾。

2、隧道口及隧道區間

隧道出口需延伸覆蓋及隧道區間覆蓋,采用RRU+天線的覆蓋方式。

鐵道部文件鐵運【2008】184號文《關于中國移動通信公司在鐵路用地范圍內設置網絡通信設備的意見》中規定:“公眾移動通信設施設置在鐵路隧道外時,應設置在線路兩側綠化帶外方。天線桿塔內緣至線路中心的水平距離應不小于桿(塔)高加3100mm。設置在鐵路車站的,安裝位置和設施外觀還應符合鐵路車站的景觀設計要求”。成昆鐵路永廣段部分區段需要共享鐵路無線專網鐵塔的,由云南鐵塔提出建設意向及需求,由滇中鐵路建設指揮部組織相關單位對鐵塔負荷進行核算,確認滿足荷載要求后方能實施。

天線架設在隧道口桿塔上或者共享的GSM-R鐵塔上。如果兩個隧道間距離較短,可只在隧道一端架設天線;當隧道間距離大于500米,需在兩個隧道口分別設置天線。

3、非隧道區域:

非隧道區域采用宏站覆蓋,考慮各運營商的需求,站間距暫按500-600米考慮。為保證基站有效覆蓋,基站入射角不應小于10度,站點距離鐵路控制在100-200米為宜,最遠不超過500米,實際選址還需結合共建共享及高鐵管理部門的要求來考慮。

兩隧道間距離500米以內且距離下一個宏站較遠,采用在兩隧道間只建設機房的方式設計,將隧道內RRU連接的BBU放置在機房內;兩隧道間距離500米以上且短距離隧道較多,采用隧道內和隧道外合并方式設計,將隧道內RRU連接的BBU放置在機房內。

對于直線軌道,在傳輸和電力引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相鄰站點宜交錯分布于鐵路的兩側,形成“之”字型布局,有助于改善切換區域,有利于車廂內兩側信號質量的均衡。對于鐵路彎道,站址宜設置在彎道的內側,可提高入射角,保證覆蓋的均衡性。

考慮到小區間的雙向切換,重疊覆蓋距離應為切換距離的2倍以上。對于地塹高鐵路段、由于車廂大部分在地面下方,為了滿足覆蓋要求,基站應設置在與軌道較近的位置,基站站間距可適當減少。

三、建設方案

1.場坪建設

隧道口的場坪站點建設是分布系統中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通常情況下會進行場坪位置的選擇、桿塔的建設、無線組網的方案核定以及電力、傳輸系統的建設等一系列環節。

場坪位置的選擇,從安全角度出發優先將場坪位置選擇在紅線內,且必須滿足倒桿距離,當現場條件無法滿足時,經現場各單位研究討論后方可就近選擇在紅線外附近,并做好相關的情況備案登記。

根據運營商的實際需求以及設計預留的原則,一般會同時將三家運營商的建設需求進行相應的考慮,本次場坪設計桿塔從原來的三根減成兩根,移動單獨使用一根,電信和聯通由于設備及天線數量較少且使用多頻天線,因此兩家共用一根進行網絡建設,其他不變。

場坪的尺寸也進行了一系列優化,本次設計分為三種情況:場坪尺寸9m*2m,桿間距為3.5米;場坪尺寸7m*2m,桿間距為5m;場坪尺寸5m*2m。

光交箱和配電箱間距1米,桿塔依然采用9米套接抱桿。

隧道口到場坪依然采用水泥包封的方式進行,隧道口至場坪的所有線纜需要做防護處理,射頻線纜采用硅管,光纜采用子管,電纜采用雙壁波紋管。

場坪分別制作桿塔基礎地網、外地網,桿塔單獨設置接地扁鐵引下與基礎接地扁鐵進行焊接,電力井和光纜井內分別安裝保護地排和防雷地排,并布放50mm2地線經過鋼管引到鐵路通信槽道貫通地線進行可靠性接地處理。

場坪需要進行水泥硬化處理,澆筑包封厚度為0.2m,桿塔基礎高于場坪位置20cm,光電纜井高于場坪5cm,桿塔安裝調整垂直度后后需要對地角螺栓進行防銹處理并進行包封處理,預留排水孔;

對于不滿足排水系統的場坪要進行排水溝修建,場坪需設置八字形排水溝,排水溝橫截面為梯形(其中上底為500mm,下底為200mm,高為300mm),厚度為200mm。

2.無線漏纜系統建設

本次公網設計使用兩條漏纜進行覆蓋,掛高分別為2.0m和2.5m,卡具間隔1m,采用9+1原則進行防護卡具安裝;途徑吊錘或者燈箱及其他障礙物時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采用直接從后側繞行的方式過渡,反之則采用截斷引下處理。

漏纜在洞室口及隧道口引下采用弧形鋼管保護,并做好孔洞封堵處理。隧道進出口槽道內分別安裝接地銅排,用于漏纜的饋線及避雷器的接地。

3.洞室內設備安裝

洞室內設備通常情況安裝在正對面墻壁上,依次為光交箱、移動2G、移動4G,POI、電信3G、電信4G、聯通(3G+4G),如果空間不具備,聯通設備可選擇安裝在右側的墻壁上.

配電箱安裝在洞室右側墻壁上,電纜引上采用鋼管進行保護處理,洞室左右兩側墻壁分別安裝防雷地和保護地排各一塊,布放70mm2母地連接至槽道貫通地綜合接線端子上。

洞室左右兩側分別鋪設100mm鋼管各一根,分別用于光纜、饋線的引入和電力電纜的引入,鋼管內對相應線纜分別進行套管保護延伸至通信、電力溝槽內。

洞室內所有的設備纜線全部利用金屬走線架方式敷設并采用鋼扎帶綁扎,走線架安裝牢固;通信電纜與電力線纜分層布放及加固,間距不下于10cm。

4.電力方案

公網覆蓋供電系統的低壓電纜絕大多數分布于相片鐵路各隧道內,根據《鐵路工程設計防火規范》要求,低壓電纜采用WDZNB-YJY23型低煙無鹵阻燃/耐火鎧裝電纜。隧道內電纜線路一般沿電力纜溝內敷設,與鐵路其它電纜分隔開;過軌沿已預埋的過軌鋼管穿管敷設。隧道外電纜線路一般采用電纜穿鋼管埋地暗敷;沿鐵路邊坡引上引下無暗敷條件時,采用電纜穿鋼管明敷,并在鋼管上加砌磚塊/水泥包封方式進行防護;

本次公網覆蓋建設電源引入采用從鐵路箱變綜合側供電的方式對紅線內及紅線外的設備進行供電,計量配電箱從隧道外的箱式變電臺接引電源時,就近安裝在箱式變電臺附近鐵路用地界內,采用落實地安裝方式,所有低壓開關箱防護等級為IP65,并要求防潮、防銹蝕、防腐、防振、防震,室外開關箱采取防水措施。

從箱變出來采用計量箱作為總配電箱,內置電表并安裝遠程抄表系統,全線采用一套GPRS遠程抄表系統,完成對全線各移動用電點的用電量進行統計,在各新增配電箱內設遠程抄表用的GPRS終端,在業主指定綜合工區內設一個遠程抄表中心與互連網相連,組成VPN。所有配電箱的GPRS終端通過GPRS網絡及互連網實現與遠程抄表中心數據傳輸。

隧道內開關箱底邊距地1.3m;安裝在隧道洞室內的開關箱應滿足動車組350km/h速度所產生的風壓的要求,特別是箱門在使用過程中不得脫落,需作特殊設計處理。

電力電纜經綜合側電力溝槽進行布放,分別對不同的場景位置進行了不同的與專網電力隔離方式,隧道內由于專網電力已經采用了支架進行電纜布放,間距平均80cm,公網電力電纜利用支架與專網電力電纜分層敷設。

5.傳輸光纜建設

永廣線公網采用專用網絡模式,全線敷設長途光纜。沿線路既有電纜槽內敷設1條GYTZA53144B1長途光纜。永廣鐵路元謀老城小西村東至永廣鐵路牟定安樂民太隧道出口-中心機房共計17.963km,有2個連續隧道群共計43個站點(洞室+場坪);現從永廣鐵路牟定安樂民太隧道出口-中心機房到民太隧道內DK715+525補建一條48芯光纜。

隧道內光纜的路由與隧道內無線站點分布的側向保持一致;隧道外的光纜路由原則上按上行方向左側既有電纜槽內敷設,但需結合隧道外無線站點的分布側向確定最終路由。

隧道內及隧道口處的RRU站點采用144芯光纜本纜環引的方式接入;區間的BBU站點采用144芯光纜本纜環引的方式引入;區間的RRU站點采用48芯分歧光纜引入。

本次光纜外觀統一按照招標要求進行黃色噴涂標記,與其他單位的光纜可以進行很好的區分找尋。

6.引出建設方案

高鐵公網建設引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隧道口到場坪鋼管引上;2、坡頂到場坪配電箱/光交箱部分;3、區間引出部分;4、計量箱-場坪部分(分沿邊坡引上和坡頂水平開挖引入兩部分/其中一部分)

1、隧道口到場坪鋼管引上

線纜沿邊坡引上采用3根Φ100鋼管并C25水泥包封防護,通信2根鋼管水泥包封截面500mm(寬)×200mm(厚)。電力防護鋼管采用單獨水泥包封,水泥包封截面積300mm(寬)×200mm(厚)。

2、坡頂到場坪配電箱/光交箱部分

沿邊坡頂引入場坪采用3根Φ100鋼管直埋防護,電纜溝截面上底1100mm、下底900mm、深800mm。挖深不滿足0.8m時,采用鋼管水泥包封。

2、區間引出部分

線纜沿邊坡引上通信采用1根Φ100鋼管并C25水泥包封防護,水泥包封截面300mm(寬)×200mm(厚)。電力采用1根Φ100鋼管并C25水泥包封防護,水泥包封截面300mm(寬)×200mm(厚)。

沿邊坡頂引配電箱及光交箱采用Φ2根100鋼管直埋防護,每根鋼管間距100mm,電纜溝截面上底900mm、下底700mm、深800mm。挖深不滿足0.8m時,采用鋼管水泥包封。

4、計量箱-場坪部分(分沿邊坡引上和坡頂水平開挖引入兩部分/其中一部分)

線纜沿邊坡引上采用1根Φ100鋼管并C25水泥包封防護,水泥包封截面300mm(寬)×200mm(厚)。

沿邊坡頂引入總配電(計量)箱采用1根Φ100鋼管直埋防護,電纜溝截面上底700mm、下底500mm、深800mm。挖深不滿足0.8m時,采用鋼管水泥包封。

400-0806-0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伊人成年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亚洲欧美另类成人综合图片|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天天综合天天看夜夜添狠狠玩| 久久综合88熟人妻|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色欲老女人人妻综合网| 丁香五月婷婷综合激情在线|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