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發展迅速,企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密不可分,隨著規模不斷擴大IT設備數量不斷增長,作為企業的IT管理人員每天都會面臨以下問題及風險:
企業IT
網絡設備每天產生成百上千萬且格式不同的各類日志,防火墻、IPS、數據庫、業務系統等等;每個設備有它自己的日志格式和控制臺,相對分散的管理和日志存儲導致無法進行統一查詢及分析;信息孤島現象,企業無法對各類產品的安全信息和事件進行有效關聯及分析,現有的IT人員無法從海量的日志中獲取有效信息;大量的安全產品產生大量的安全事件無法及時處理,IT系統存在的風險漏洞無法及時發現和彌補;現有IT系統無法滿足企業內部、外部審計及法規遵從要求。
在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之后,整個網絡處于運行狀態,IT部門采用相關的管理方法,對運行環境(包括物理網絡,軟硬件環境等)、業務系統等進行維護管理,我們把這種IT管理的工作簡稱為IT運維管理。
IT運維是IT管理的核心和重點部分,也是內容最多、最繁雜的部分,主要用于IT部門內部日常運營管理,涉及的對象分成兩大部分,即IT業務系統和運維人員。其管理內容又可細分為七個子系統:
第一、設備管理:對網絡設備、服務器設備、操作系統運行狀況進行監控,對各種應用支持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群件以及各種通用或特定服務的監控管理,如郵件系統、DNS、WEB等的監控與管理;
第二、數據/存儲容災管理:對系統和業務數據進行統一存儲、備份和恢復;
第三、業務管理:包含對企業自身核心業務系統運行情況的監控與管理,對于業務的管理,主要關注該業務系統的CSF(關鍵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和KPI(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第四、目錄/內容管理:該部分主要對于企業需要統一發布或因人定制的內容管理和對公共信息的管理;
第五、資源資產管理:管理企業中各IT系統的資源資產情況,這些資源資產可以是物理存在的,也可以是邏輯存在的,并能夠與企業的財務部門進行數據交互;
第六、信息安全管理:該部分包含了許多方面的內容,目前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據的國際標準是ISO17799,該標準涵蓋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十大控制方面,36個控制目標和127中控制方式,如企業安全組織方式、資產分類與控制、人員安全、物理與環境安全、通信與運營安全、訪問控制、業務連續性管理等;
第七、日常工作管理:該部分主要用于規范和明確運維人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安排、提供績效考核量化依據、提供解決經驗與知識的積累與共享手段。
IT運行維護管理的每一個子系統中都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實現完善的IT運維管理是企業提高經營水平和服務水平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