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7-11 點擊: 關鍵詞:機房維護
機房可以說是現今大企業必不可少的了,只要你這個企業要使用電腦,就必然會涉及到機房的使用。然而機房里面各種設備非常多,線路連接很復雜,該怎么解決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三種理線方法。
(機柜)
1、瀑布造型理線
這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布線造型,有時還能看到其蹤影。它采用了“花果山水簾洞”的藝術形象,從配線架的模塊上直接將雙絞線垂蕩下來,分布整齊時有一種很漂亮的層次感(每層24-48根雙絞線)。
在現在,仍能見到有些配線機柜后側采用瀑布型理線工藝,即線纜不做任何綁扎,直接從配線面板后側蕩至地面。這樣做的優點是節省人工、減少線間干擾(串擾)。
瀑布型理線工藝是最常見的理線方法,它使用尼龍束帶將線纜綁扎在機柜內側的立柱、橫梁上,不考慮美觀,僅保證中間的空間可以騰出來給網絡設備使用。
這種造型的優點是節省理線人工,缺點則比較多,例如:
1)安裝網絡設備時容易破壞造型,甚至出現不易將網絡設備安裝到位的現象;
2)每根雙絞線的重量全部變成拉力,作用在模塊的后側。如果在端接點之前沒有對雙絞線進行綁扎,那么這一拉力有可能會在數月、數年后將模塊與雙絞線分離,引起斷線故障;
3)萬一在該配線架中某一個模塊需要重新端接,那維護人員只能探入“水簾”內進行施工,有時會身披數十根雙絞線,而且因機柜內普遍沒有內設光源,造成端接時不容易看清楚,致使端接錯誤的概率上升。
2、逆向理線
也稱為反向理線。逆向理線是在配線架的模塊端接完畢后,并通過測試后,再進行理線。其方法是從模塊開始向機柜外理線,同時橋架內也進行理線。這樣做的優點是理線在測試后,不會因某根雙絞線測試通不過而造成重新理線,而缺點是由于兩端(進線口和配線架)已經固定,在機房內的某一處必然會出現大量的亂線(一般在機柜的底部)。
逆向理線一般為人工理線,憑借肉眼和雙手完成理線。由于機柜內有大量的電纜,在穿線時彼此交叉、纏繞,因此這一方法的耗時很多、工作效率無法提高。
逆向理線的優點是測試已經完成,不必擔心機柜后側的線纜長度。而缺點是因為線纜的兩端已經固定,線纜之間會產生大量的交叉,要想理整齊十分費力,而且在兩個固定端之間必然有一處的雙絞線是散亂的,這一處往往在地板下(下進線時)或天花上(上進線時)。
3、正向理線
正向理線也稱前饋型理線。正向理線是在配線架端接前進行理線。它往往從機房的進線口開始(如果是從機柜到機柜之間的雙絞線理線,則是從其中某一機柜內的配線架開始進行理線),將線纜逐段整理,直到配線架的模塊后端為止。在理線后再進行端接和測試。
正向理線所要達到的目標是:自機房(或機房網絡區)的進線口至配線機柜的水平雙絞線以每個16/24/32/48口配線架為單位,形成一束束的水平雙絞線線束,每束線內所有的雙絞線全部平行(在短距離內的雙絞線平行所產生的線間串擾不會影響總體性能,因為橋架和電線管中鋪設著每根雙絞線的大部分,這部分是散放的,是不平行的),各線束之間全部平行;在機柜內每束雙絞線順勢彎曲后鋪設到各配線架的后側,整個過程仍然保持線束內雙絞線全程平行。在每個模塊后側從線束底部將該模塊所對應的雙絞線抽出,核對無誤后固定在模塊后的托線架上或穿入配線架的模塊孔內。
正向理線的優點是可以保證機房內線纜在每點都整齊,且不會出現線纜交叉。而缺點是如果線纜本身在穿線時已經損壞,則測試通不過會造成重新理線。因此,正向理線的前提是對線纜和穿線的質量有足夠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