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7-08 點擊: 關鍵詞:IT服務化,服務IT化
在大數據時代,IT服務化、服務IT化已成為一種新的產業發展趨勢。從外部而言,企業要運用統一的大數據平臺,同時還要更多運用互聯網技術思考和解決在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內部來看,需要構建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IT架構。
“隨著云服務的進一步普及,IT軟硬件產品服務化趨勢日趨顯著,基于IT軟硬件的增值服務價值凸顯,IT設備商紛紛向IT服務商轉型,用戶對購買服務的認知度與接受度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服務IT化的趨勢也較為顯著,一方面IT服務自身越來越多的采用新興IT技術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另一方面傳統行業與傳統服務不斷涌現出依存于新興IT技術的創新服務模式。此外,在大數據的支撐下,IT服務出現了預判性、敏捷性、個性化、精準化的新特點。”
IT服務化 服務IT化
“過去我們討論的IT技術,是IT產業如何交付自身的服務,如何實現自身的進化、轉型和發展,主要指的是IT服務化。今天我們更為關注是傳統行業如何在互聯網大潮中更好地利用IT交付服務,實現向互聯網化轉型,也就是服務IT化。”
以往傳統行業里的企業運用IT技術和手段,以信息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來支撐業務,工業化、信息化發揮的是助力效應,帶來的價值是效益提升與成本的降低,但并沒有從業務模式上產生顛覆?;ヂ摼W化浪潮則是從業務本質重新構建業務形態,傳統模式和手段將被取而代之,在某些領域互聯網構建新型業務模式,取代了一些傳統的價值鏈環節。如線上購票對傳統售票的沖擊,阿里小微金融業務依據中小店主交易情況和信用狀況提供小額貸款業務。此外,阿里、京東還嘗試虛擬信用卡,給消費者提供透支服務,搶占銀行信貸。
“整個經濟社會正在進行一場新生產力的提升和新一輪的洗牌,傳統企業淘汰傳統企業會是未來幾年內的一個常態,先行者開始重新設計和規劃產品,積極主動地實現服務IT化。” 商業零售業業態中的萬達集團已經開始高調涉足電商,準備將旗下商業地產、旅游、文化等五大產業搬進互聯網,建立聚合型電商平臺,企業和零售業巨頭紛紛入場,“但是成功者不是太多,或者說新的角逐剛剛開始,一切遠遠沒有定數”。
無論是零售、金融、電信還是輕紡、制作、能源、快銷、交通,幾乎任何一個行業都在與互聯網產業有或多或少的關聯,傳統企業若不能順應大勢,必然在游戲規則改變后失去競爭優勢。
產業趨勢驅動創新
“IT服務化、服務IT化深層次互動引發各層面的創新,對整個業界創新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其創新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新業態和新產品出現,傳統行業和IT行業融合會產生一個新業態,產生新業態就會有很多新產品涌現出來。二是模式創新空間越來越大,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服務化、傳統服務的網絡化和信息服務的專業化。三是產品層面的創新,就是產品之間的融合不斷出現,體現在各種高新技術包括跨行業的技術開始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產品和服務融合。
“一些材料技術、生物技術都能通過IT技術很好地融合到人們的日常用品中,這是跨界融合,包括產業間的融合和產業內部的重組與融合。”
以制造業為例,未來制造業發展可能會出現三大趨勢。一是產生個性化的服務。曾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整個制造業包括服務業都在走所謂的標準化路線,當前已進入新的階段,整個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標準化一定不是發展的終極目標。標準化的成本比較低,但并不是服務的終極目標,服務的終極目標一定是定制化,個性化。針對每個消費者特點量身打造產品和服務才是目標。目前,已有很多企業在這種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互聯網在內的IT技術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二是平臺化。如何把握和利用好豐富的數據資源,將IT作為生產工具以外的生產要素,進行資源的整合,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企業的反映速度。三是全周期的服務。未來整個制造業的競爭在相當程度上是服務競爭。
針對IT服務化、服務IT化的趨勢,李樹翀建議,從外部而言,企業要運用統一的大數據平臺,同時還要更多運用互聯網技術思考和解決在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內部來看,需要構建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IT架構。
企業積極轉型
毋庸置疑,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核心資產,企業對數據的掌握程度決定其對市場的支配權??焖俨蹲讲⒄莆蘸A康臄祿畔?,并對其進行深度挖掘分析,實現數字化生產和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未來贏得市場、應對行業互聯網化的必經之路。數據顯示,我國大數據應用市場規模將從2013年的8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百億元規模。
“未來,必然是得數據者得天下。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把握了趨勢和走向;誰在宏觀戰略部署上把握了時代脈搏,誰就抓住了通向未來的主動權。可以說,數據掌控未來。”